钱塘江“大地之树”再现
这几天,在朋友圈里,又刷到了钱塘江的“大地之树”。
昨天,我带着无人机,来到海宁嘉绍大桥和安澜石塔一带,江面宽约7公里,但大约一半的江面,露出了江底的淤泥。
无人机起飞后,飞出一公里外,看到淤泥里,生长着一棵棵的“树”,有的很大,有的很小。
(资料图片)
这一带,只要有大片淤泥的地方,就有“大地之树”。
嘉绍大桥,去年甚至出现过“大地森林”。不过昨天只看到几棵“大树”。
“大地之树”也被称为“潮汐树”。它的产生,是潮水涨退过程中,不断在滩涂冲刷,形成冲沟,后又形成“大树”的形状。
也由于潮水不断地冲刷和淤泥形态的变化,这些树,也会生长,也会消失。
摄影师@子乐摄影,一直在拍潮水,他对这一带非常熟悉,这两天,也在拍潮汐树。他说,在嘉绍大桥以西的滩涂上,潮汐树每天都有。但是大家想要亲眼看到它,却很难,因为只有无人机飞到空中,飞离岸边一两公里后,才能看到这一自然景观。
这几天,在朋友圈里,又刷到了钱塘江的“大地之树”。
昨天,我带着无人机,来到海宁嘉绍大桥和安澜石塔一带,江面宽约7公里,但大约一半的江面,露出了江底的淤泥。
无人机起飞后,飞出一公里外,看到淤泥里,生长着一棵棵的“树”,有的很大,有的很小。
这一带,只要有大片淤泥的地方,就有“大地之树”。
嘉绍大桥,去年甚至出现过“大地森林”。不过昨天只看到几棵“大树”。
“大地之树”也被称为“潮汐树”。它的产生,是潮水涨退过程中,不断在滩涂冲刷,形成冲沟,后又形成“大树”的形状。
也由于潮水不断地冲刷和淤泥形态的变化,这些树,也会生长,也会消失。
摄影师@子乐摄影,一直在拍潮水,他对这一带非常熟悉,这两天,也在拍潮汐树。他说,在嘉绍大桥以西的滩涂上,潮汐树每天都有。但是大家想要亲眼看到它,却很难,因为只有无人机飞到空中,飞离岸边一两公里后,才能看到这一自然景观。
关键词:
下一篇:最后一页
广告
X 关闭
X 关闭
-
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
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预计冬奥服务保障期运送运动员、技术官员、持票观众等20万人次 2月6日,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“北
-
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《我和我的祖国》
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《我和我的祖国》 9岁小号手苦练悬臂吹响颂歌 2月4日晚,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,9岁的
-
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
多名指挥家列曲目单 再由作曲家重新编曲 本报专访冬奥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 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“二十四节气”倒计时、
-
“一墩难求” 冰墩墩引爆购买潮
设计师:没想到冰墩墩成爆款一墩难求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北京冬奥组委:会源源不断供货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近日引爆购买潮,导致一墩难求